Tizen不支持原生应用开发

根据Enlightenment Foundation Libraries(EFL)作者、Tizen架构师Carsten “Rasterman” Haitzler的帖子,三星和英特尔支持的Linux移动发行版将不支持原生应用开发,它很可能只支持基于Web的HTML5应用。Carsten试图推动EFL作为Tizen的原生GUI框架,但他现在已经放弃了这一念头,他说“未来属于HTML5”这一观点基本已被所有人接受。

Tizen (泰泽) 是基于Linux的开源软件平台,可运行在智能手机、平板、上网本、车载信息系统和智能电视上。它将由一个技术指导委员会管理,成员包括了英特尔和三 星。泰泽的应用程序接口是基于HTML5和其它web开放标准。除了HTML5应用程序外,泰泽的SDK将包括原生开发工具包。从核心系统到核心应 用,泰泽的整个软件堆栈都会对外开放。泰泽的首个版本和SDK将在2012年第一季度发布。

HTTP 2.0:让网页和移动应用跑的更快

这周 IETF开始了面对面的会议,关于 HTTP 2.0 以及改进 Internet 的方案。下一个版本的 HTTP 协议如何制定?这将影响到目前基于 Web 的每一个应用和服务,包括用户体验,可操作性,环境影响,甚至是设备的电池寿命。

在讨论中,微软将要提交一份方案给 IETF “HTTP Speed+Mobility”。这份方案专注 Web 性能提升,同时也考虑到了移动设备和应用的需求。

你可以在这里看到关于这个方案的更多内容。

需求变化与 IoC

需求又变了,怎么办?

先上一个轻松的段子:

程序员 XX 遭遇车祸成植物人,医生说活下来的希望只有万分之一,唤醒更为渺茫。可他的 Lead 和亲人没有放弃,他们根据 XX 工作如命的作风,每天都在他身边念:“XX,需求又改了,该干活了,你快来呀!”,奇迹终于发生了,XX 醒来了,第一句话:“需求又改了?”。

这个段子用幽默的方式反映了需求变化是每一个程序员、架构师或项目经理都会经常遇到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之道,最近微博上有一段关于需求变化的讨论:

@假装刺猬的猪:我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会持续碰到客户需求变更的情况。如果没有领域建模,我们单纯将问题使用直觉将问题解决,那么等到客户需求变 更或者有新的需求时,就会面临一个僵硬的前设计!无法在以前的设计上持续深入的优化模型,导致需求变更无法及时深化。设计实现均滞后与变更!

@高煥堂: <碰到客户需求变更的情况>是合理的;但<领域建模>不是美好的手段!!!

@weidagang: 要不被客户牵着鼻子走,需要自己有很强的设计能力,反过来让客户跟着你的设计来满足你的要求。能做到这点的公司很少,但这是软件行业唯一有希望的出路。

@高煥堂: <这是软件行业唯一有希望的出路>。 Great!!

如何应对需求变化? @假装刺猬的猪的答案是领域建模,并持续优化模型,适应需求的变化。@高煥堂则认为领域建模不是美好的手段。我进一步补充,应该“反过来”让自己在需求变化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不是被动地适应。

控制反转 (IoC)

什么样就算是“反过来”了呢?举个例子:

用户想购买一台普通 PC,他只想电脑能流畅运行魔兽世界,他根本不想知道什么叫主板,什么叫内存,什么叫 CPU;但他不得不接受必须购买主板、CPU、内存的事实,因为 PC 架构是产业标准,而不是由用户定的。客户有选择的权利,但没有设计的权利,客户的需求必须在设计框架下得到满足。

这里我们要问 PC 架构是保护了谁的利益?显然,直接的受益者是厂商。如果没有 PC 架构的保护,厂商就会直接面对客户,客户说我需要功能A,我马上分析设计实现功能A;客户说我要功能B,我马上分析设计实现功能B … 有了 PC 架构的保护,厂商就变得更加强势,用户的一切需求都必须在 PC 架构下来谈。厂商可以倾听用户的声音,不断改进产品,但设计主导权永远在自己手中。我们 IT 行业常常用“做产品”和“做项目”的视角来区分不同的公司,但很少有人用“做设计”的视角来看。实际上,关键的问题在于设计主导权是厂商还是在客户。如果 设计主导权在客户,不管是做产品、做服务还是做项目,其命运必然是疲于奔命应付客户,最后获得微薄的利润;如果设计主导权在厂商,不管做产品、做服务还是 做项目都能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更高的利润。

当然,光有设计还不够,必须客户接受才能起到通过设计掌握主导权的作用。这一方面需要自己具有很强的设计能力,如苹果就是以设计能力著称的公 司;另一方面,和其他厂商结盟壮大阵营也是一种方法,如最著名的 Wintel 联盟(Windows+Intel),以及现在的日益壮大的 Android 阵营都属于此类。假如有厂商不遵守 PC 产业标准,说我的 PC 就没有主板,没有显卡,因为用户更不不需要这些东西;那么,它要么像苹果一样独树一帜成为一种新的标准,要么无人问津。

我所谈到的“反过来”本质上就是软件设计中的控制反转 (Inversion of Control, IoC)思想。IoC 是每一个初级程序员向高级进阶所需要了解的最重要的 设计思想。由于 Spring 等开发框架的流行,知道 IoC 概念的程序员不在少数,但不少人对于 IoC 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通过依赖注入 (Dependency Injection)实现解耦这个层面。实际上,IoC 的应用不仅包括解耦,它还是框架的基本原理,在非计算机领域,IoC 也是无处不在,如果你能从上面的例子中体会到 IoC,这才算是融会贯通了。

软件开发中一种最常见的模式是“以用户为出发点,以需求分析为核心”。该模式提倡从用户需求中分析推导出设计和实现,比如,TDD 式的设计正是这类典型。而 IoC 式的软件设计与此截然相反,IoC 的设计是一种“以愿景(自身利益是愿景的重要方面)为出发点,以架构为核心”的模式。如果用户的需求是一台电脑,我们如何能通过第一种模式分析需求推导出 “主板-CPU-内存-外设”的 PC 架构呢?恐怕很难。IoC 式的设计是以用户看不见摸不着的架构为核心,自己主导设计,用户需求是设计的约束条件和验证手段,而不是出发点和目标。我们想要掌握主动,不被需求变化搞 得疲于奔命,就必须熟练使用第二种模式。

我们的人生都被环境和各种客观条件所束缚,多数人只能随波逐流,听从命运的安排。你有没有想过要拥有人生的主导权呢?既然你是程序员,你懂 IoC,你能否设计自己的人生框架呢?Yes,you can!

Linux 操作系统渐渐边缘化:份额已微不足道

北京时间3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虽然Linux系统因其灵活性、实用性被广泛看好,但从近年的表现来看,由于使用者越来越少,Linux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已经边缘化了。 在服务器领域,Linux操作系统的光环依旧耀眼。根据市场调查机构IDC于201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市场中20%的服务器都搭载了Linux操作系统。而其他一些调查报告也指出,Linux操作系统在服务器领域的占有率还在继续提高。

最近有媒体称,仅亚马逊一家公司,在其数据中心就有50万台服务器搭载了Linux操作系统。这些服务器分布在全球各地,为亚马逊推动云服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毫无疑问,这是Linux操作系统在服务器领域即将成为霸主的强烈信号。

但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Linux系统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这个领域,Windows系统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虽然Mac OS X系统的 占有率与Windows仍然相差甚远,但Mac OS X仍然是市场中不容忽略的一股力量。Linux系统曾被人们广泛看好,但现在除了偶尔被人关注之 外,该系统已经被人们所遗忘。Linux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的市场份额还不足1%。

笔者为了能够真实的体验Linux系统,曾将该系统Ubuntu版本作为桌面操作系统使用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虽然Linux系统可以满足所有的 桌面应用,但笔者总感觉非常不习惯。当笔者希望以便捷的方式完成日常工作时,就必须对系统进行不断的调整,这太过于繁琐了。笔者认为,为了体验Linux 而放弃使用Windows系统,这样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未免太得不偿失。最后,由于在Linux系统中找不到以前在Windows中常用的工具,而且 Linux系统也无法与iPhone、iPad进行同步,笔者不得不停止使用该系统。

当然,你不能认为这全部都是Linux系统的错。虽然微软、苹果的研发实力能够确保他们以更快的速度响应用户需求,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主要原因是,Linux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的占有率太小了,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

Linux系统也有一些优点,比如拥有一个非常出色的支持系统,还拥有一群忠实的技术用户。他们愿意帮助初次使用Linux系统的用户,虽然你很难找 到他们,但在Linux系统相关论坛中,隐藏着各种自命不凡的技术高手,他们会因为你连一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搞清楚而瞧不起你。

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Linux的功能极为强大。如果你所在公司打算更换或者增加服务器,Linux系统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实在太出色了。但是, 如果你打算购买一些个人电脑,那么你还是继续使用Windows或Mac OS X系统最合适,Linux使用起来太不方便。

笔者明白,Linux系统仍然拥有一批忠实爱好者,他们对这款操作系统永远充满信心,甚至会大肆抨击这篇文章的内容。他们也许会说,Windows系 统就像垃圾一样,而Mac OS X更是邪恶,直到使用了Linux系统,他们的灵魂才能够安息,所以在他们尝到好处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回到过去。

但这些用户对桌面操作系统领域格局的影响力太弱了,也根本无法改变Linux系统被边缘化的局面。普通消费者在选择操作系统时,并不会考虑 Linux,只会考虑它的竞争对手Windows系统或者Mac OS X。主要原因是,为Linux系统开发第三方应用的软件商太少了,这让普通消费者 很难适应,而这些用户也根本无法通过用户社区或者交流论坛获得帮助。对于技术爱好者或者黑客而言,Linux系统是非常棒的武器,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它 毫无价值。

所以,还是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虽然我们依然看不到Linux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的未来。现在,关于Linux会成为桌面操作系统领域重要一员的讨论,已经可以结束了,Windows 与Mac OS X两者之争,才是该领域的主题。

此外,我们现在已经处于后PC时代了。Windows、Mac OS X面对iOS和Android这样的后起之秀,尚且难保成功,更何况是实力更弱的Linux。不过,Android系统也采用了Linux架构,这对Linux的支持者来说也算一个小小安慰。

文/搜狐IT

App Store 中国区调整算法:封杀刷排名

国内应用推广机构APPYING近日爆料称苹果App Store中国区排名算法开始调整,App刷排名行为将完全失效,根据香港应用商店分析网站App Annie公布的榜单显示,目前APP Store上的应用排名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有多款国内应用排名跌幅超过50。

据了解,从3月初开始,App Store中国区免费应用排行榜,每天下午3点整开始进入“锁榜”情况,一般在下午6点左右恢复排名更新。在这段真空期内的刷榜行为,无法马上见效,但会在下午6点排名更新后,见到效果。

APPYING联合创始人康轶文称,3月20日App Store排行榜出现了从15:00开始连续7个小时没有变化的情况,23:00排名才刚刚开始变化,而这是近期App Store锁榜行为中最长的一次。

APPYING公布的数据显示,近期APP排名更新真空期从原先的4个小时,逐步变长5个小时、6个小时甚至7个小时。真空期内,排名变化依然保持小幅波动,但是刷量行为也不会马上见效。

康轶文表示,苹果一定在增加APP排名因素,让更多用户行为数据加入到算法中,并且那些和时间相关的、无法作弊的数据将出现在App Store 排名因素内,APP刷排名行业将受到一次重大冲击。

App Store中国区调整算法:封杀刷排名

文/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