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介绍了一样与众不同的东西。一个基于Visual Studio的解决方案,由C++与汇编语言所写,允许用户像使用文本编辑器一样一行一行地编写与执行X86, X86/64 和ARM汇编程序。由于代码只是模拟的,因此错误总在程序中跟踪与报告,不产生任何对外的影响。”
作者归档:Wu
Linux Deepin声明:我们为什么要重复造轮子
开源世界里,有个经常被提起的观点:因为太开放,所以常常出现重复造轮子的情况。几次和业内朋友交流的时候,也有人说,Linux Deepin为什么不参与XXX项目呢,非要重复造轮子。
是的,Linux Deepin 正在重复造轮子,而且不止一个轮子,我们已经造的包括:深度软件中心,深度音乐播放器,深度截图工具,深度视频播放器;正在造的两个大轮子是深度桌面环境(Deepin Desktop Environment) 和深谈(Deepin Talker)。
Linux Deepin 为什么要重复造轮子,且不谈重复造轮子本身就是开源世界能保持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说说我们自己的感受吧:
1.不满意别人的某些轮子。
大多数 Linux 客户端软件,都没有达到“功能强大,界面美观”这两个最根本的要求。要想被更多人接受,就必须改变或者重新造。
2.别人的轮子造得太慢。
除了一些明星轮子,大多数轮子都是个人或者兼职团队协作完成,因为投入和时间的限制,一些轮子造得太慢,以至于等它能跑的时候,不但技术已经进步,甚至连马路都升级了。木头轮子再精美,也上不了高速公路了。
3.别人不愿意和我们一起造轮子。
终于发现了一个还不错的半成品轮子,当我们哭着喊着想去帮忙的时候,要么嫌咱们碍事,竟敢怀疑他们优秀的设计,要么这个团队自己都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Linux Deepin 终于有了一个有能力自己造轮子,甚至能造车的团队,为什么还要抱着那些慢吞吞的、脱离普通用户设计的半成品或者已经过时的轮子不放呢?我们造的轮子,现在也许某些方面还有欠缺,但是迟早会是最优秀的。 不敢重复造轮子的团队,做不出优秀的 Linux 发行版。 Linux Deepin 团队
Android之父最新声明:阿里云OS基于Android运行
【搜狐IT消息】 北京时间9月16日消息,今日,Android之父安迪·鲁宾(Andy Rubin)在Google+上对阿里云OS做出了最新回应。他表示,阿里云基于Android平台,如果希望受益于Android,就需要兼容Android。
以下是回应的全部内容:
嘿,约翰·斯佩里奇(John Spelich,阿里巴巴集团国际企业关系副总裁)——我们认同阿里云OS不是Android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无需和Android兼容。
然而,阿里云采用了Android的运行环境、框架和工具。而且你们的应用商店包括Android应用(还包括盗版谷歌应用)。因此阿里云基于Android平台并利用了开放手机联盟为Android平台付出的所有工作成果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如果你们想要从Android生态系统中获益,那么就要选择兼容Android。这很容易,是免费的,我们也可以帮助你们实现。但是如果 你们不希望兼容Android,那么就不要期望获得开放手机联盟成员的帮助,因为联盟的成员都在为支持和建立一个统一的Android生态系统而努力。”
谷歌 App Engine 服务故障,多家网站受影响
北京时间10月27日早间消息,谷歌正在调查互联网计算服务App Engine速度变慢和连接中断的问题。通过App Engine,软件开发者可以利用谷歌的数据中心去运营网站。
根据谷歌开发论坛的说法,App Engine的许多用户,主要是利用App Engine提供自主服务的其他网站,正遭遇“响应速度变慢”和“无法连接至服务器”的问题。
谷歌发言人利兹·马克曼(Liz Markman)表示,谷歌正在努力恢复服务。他表示:“谷歌App Engine团队正在调查这一问题,并努力为受影响的用户恢复服务。”
轻博客网站Tumblr周五也遭遇了服务故障。不过该网站随后表示,服务已经恢复。而美国科技博客The Next Web则报道称,Dropbox的服务也出现问题,但随后也已恢复。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网站的故障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数据显示,周五这些网站的故障导致 了北美互联网流量的大幅下降。
谷歌除了利用数据中心提供自主服务之外,还将数据中心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租赁给其他网站,以获得收入。
开源云端资料库 Cloudant 获 CIA 投资
提供云端资料库的Cloudant,较早前宣布得到风险投资机构In-Q-Tel的资金,金额没有公开。开源企业获得投资本来一点也不稀奇,但令人关注的是In-Q-Tel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旗下的机构。
Cloudant的产品BigCouch,是以开源的Apache CouchDB为基础所设计的NoSQL资料库,Cloudant的业务之一,便是协助客户维护BigCouch。创办Cloudant的是MIT的物理学者Alan Hoffman、Adam Kocoloski和Michael Miller,他们过去曾经负责对撞型粒子加速器LHC的海量数据处理,来头绝对不小,创立时吸引了Avalon Ventures出资100万美元,2011年12月又获利200万美元,但出资者身份不明。这次出资的是有CIA背景的机构,自然引来不少猜测。
事实上这次亦非In-Q-Tel首先投资开源技术,较早前In-Q-Tel亦投资了10gen,这家的主要产品是开源的NoSQL资料库MongoDB,投资金额没有公开,但估计为100万到300万美元左右。另一间则是以开源氾海量数据分析引擎Hadoop为基础开发的Cloudera,可见CIA其实对开源云端数据处理技术十分有兴趣。这次In-Q-Tel与Cloudant的其中一项协议,是In-Q-Tel将会推荐美国政府使用Cloudant的服务。
CIA关注如何处理海量数据的技术,原因自然是为了处理大量从监听全球电话、邮件和即时通讯而来的数据,从而分析是否含有与危害美国安全有关的情报。但有人就担心CIA关注开源技术的同时,会否将一些有问题的程式码渗透进入产品的程式码,从而令软体成为CIA的监视工具。幸好开源技术本身就具有程式码公开的特性,在提交程式码的途中,万一发现有不寻常的内容,万上就会有人通报,这同时也是CIA採用开源技术的理由。还不放心用开源软体的话,不妨用自己的眼睛再法看清楚程式码的内容。对方都已经脱光光让你看清楚了,你还怕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