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发布 Lumia 920,无线充电等

大家期待已久的诺基亚与微软联合新品发布会现在如期开场,诺基亚公司首席执行官Stephen Elop首先登场,对Lumia系列手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接着诺基亚执行副总裁Jo Harlow上台展示最新的Windows Phone 8手机Lumia 920。

Lumia 920配备了4.5寸弧面玻璃屏、PureMotion高清显示技术、PureView摄像头、2000毫安电池、无线充电技术,同时内置了诺基亚自己开发的增强现实(AR)应用Nokia City Lens。

其中PureMotion会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整屏幕亮度以改善可读性;PureView技术让Lumia 920拍照时捕捉到的光量是其它手机摄像头的5到10倍,同时浮动允许拍摄无抖动的高清视频。

City Lens则与地图导航相结合,语音导航、显示镜头中出现的商店。无线充电确实如此前Twitter上泄露的照片那样,是一个“圆胖的充电底座”,采用的也是如传言所说的Qi无线充电标准。

价格暂未公布,发布会进行中,更多内容请看后续报道。

文章来自36氪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Tom’s Hardware今 天奉上了新一轮的浏览器测试,此次的平台在64位Windows 7旗舰版的基础上还新增了苹果最新的OS X 10.8美洲狮(Mountain Lion)操作系统,那么这次Chrome 21、Firefox 15、Opera 12.02和Safari 6.0、IE9又将上演什么样的对决呢?

平台配置:四核3.3 GHz Intel Core i5-2500K处理器、Gigabyte GA-Z68XP-UD3 (F10 BIOS)主板、8 GB Crucial DDR3内存、华硕GeForce GTX 560 Ti 1 GB GDDR5显卡、500 GB希捷Barracuda硬盘。

测试内容:启动时间、页面加载时间、Javascript性能、DOM/CSS3性能、HTML5性能、硬件加速、WebGL、Flash/Java/Silverlight、内存占用、可靠性、安全性、标准符合度。

分项测试成绩: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启动时间(得分越低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页面加载时间(得分越低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JavaScript性能(得分越高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DOM性能(得分越高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CSS性能(得分越低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HTML5性能(得分越高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Facebook JSGameBench v0.4.1硬件加速(得分越高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HTML5硬件加速(得分越高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WebGL(得分越高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Flash性能(得分越高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Java性能(得分越低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Silverlight性能(得分越高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内存占用(得分越低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可靠性(得分越低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安全性(得分越高越好)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标准符合度(得分越高越好)

测试成绩汇总:

各项测试结果共分为四级:优胜、强、一般、差。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OS X 10.8平台

Win7/OS X 10.8两大平台:五大浏览器横评
Windows 7平台

测试结果:

OS X 10.8平台排名:

第一名,Safari,得分23

第二名,Chrome,得分20.5

第三名,Firefox,得分18

第四名,Opera,得分5

Windows 7平台排名:

第一名,Chrome,得分23.5

第二名,Firefox,得分22

第三名,IE、Opera,得分7.5

甲骨文将继续支持惠普安腾服务器

[导读]之前,甲骨文和惠普曾就甲骨文是否继续支持惠普安腾服务器一事对簿公堂。甲骨文败诉后拒绝对是否再次上诉发表评论,但表示将继续为惠普安腾服务器提供支持。

北京时间9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甲骨文日前表示将继续为惠普安腾服务器提供支持。

之前,甲骨文和惠普曾就甲骨文是否继续支持惠普安腾服务器一事对簿公堂。甲骨文在诉讼中声称,它没有义务开发兼容惠普安腾服务器的新版数据库软件。甲骨文还 表示,双方没有签订任何要求其继续为惠普安腾服务器提供支持的协议,况且甲骨文是在安腾服务器“接近生命终点”的时候做出这项决定的。不过,美国圣克拉拉 高等法院法官詹姆斯•克莱恩伯格(James Kleinberg)认为,双方曾拥有这样一份协议,并判定甲骨文败诉。

当被问及甲骨文是否会就此提起上诉时,甲骨文发言人德博拉•海林格(Deborah Hellinger)拒绝就此发表评论。甲骨文在8月1日法院宣布这项判决结果的当天曾表示计划上诉。

甲骨文和惠普在过去30年里一直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双方拥有大约14万共同用户,不过,在甲骨文收购Sun之后,双方便从合作伙伴变成了竞争对手。甲骨文收购Sun意味着甲骨文已经进入了服务器硬件领域,而之前甲骨文在该领域是与惠普合作的。

不过,甲骨文近日发表声明表示,将继续为惠普安腾服务器提供支持,针对惠普安腾服务器的新版数据库软件将会与针对IBM的Power系统的软件同时发布。

指责和分享

在我们这个行业长久以来有一个现象,人们喜欢站在他们的博客的最高处向全世界喊道:“你们错了!我才是对的!如果你按我说的做,你就能成功。如果你按我说的做,你才是个真正的程序员。如果你能听我的,我才可能和你一起共事工作,你才能不至于让我每看一眼你的代码就在灵魂深处寒颤一下。”

我知道。我也是这么干的——有时候。但我想弥补一下我的错误。下面是一个简要的清单,描述了我知道我做错的地方:

  • 我并不是总是先写测试用例。
  • 我经常的不在修改或修补bug前花几分钟时间把相关的代码重构一下。
  • 我常把半段代码放到一个新类里,但其实不应该这么做。但有时应该把代码分解放到它们各自的类中时,我却把所有的代码堆放到现有的对象里。
  • 我经常屈服于进度计划的压力,用图省事的办法修改bug。
  • 我很在意代码在我眼里应该是什么样的,而不关心它们是如何为客户服务的。
  • 我有时对于出现的问题抱着“我们解决不了”的态度,而不是从“我们如何才能解决的”角度思考。

每个人都犯了很多错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情愿解决的问题。也许我们应该少劳心去告诉其他程序员该如何做他们的工作,而应该更多的关注于分享我们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本文英文原文链接:I’m Doing It Wrong. ]

Email 创始人解读为什么 Email 不会死?

短消息、即时信息、Facebook、Twitter……我们有很多传递消息的工具,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放弃Email,为什么,Email创始人表示是因为这些工具都不能完全代替Email。

Email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40年了,据 Radicati Group报告,每天1448亿封邮件被发送, 预计在2016年将达到1922亿。全世界累计34亿Email使用账户,3/4属于个人用户。不过comScore数据显示,2010年后很多年轻人把Facebook当做他们的Email,年轻人使用Email的几率下降了59%,但为什么人们在社交媒体横行的年代还要用Email呢?

“因为没有一个社交媒体服务可以弥补Email的空间, 专门面对特定的用户。 社交工具就像一个广告牌,具有时效性。但是Email具有时差性,在你发送后,你可以待会再看,你不用坐在旁边等着回复。 但是即时消息工具你就不能这么用了,如果对方不在,你就不会发什么消息;如果你发了,你就会一直惦记着你发过的消息有没有获得回应。 ”Emai之父如是说。

Email的诞生:

1971年,Tomlinson 在 Bolt Beranek and Newman (BBN)当工程师,和承包商们一起开发交流网络ARPANET,以便科学家和研究员一起分享每个人计算机上的资源。 当年秋天的时候,Tomlinson发出了第一封网络邮件,采用SNDMSG程序(在TENEX 分时程序上运行,专为数字PDP-10计算机设计的),通过调整CPYNET文件传输程序,然后将它附加到SNDMSG,用户终于可以将信息 (Email)从一台机器传送到另一台遥远地方的机器。第一封邮件已记入历史了,同时还有第一次使用的@符号。

Tomlinson表示:“当时Email主要是电话的代替品, 你可以得到一个间接的回复。在不同的时区,你不用半夜爬起来接电话,就为了不错过那几句信息。”

Email 的今天:

40年后的今天,邮件使用已经大幅上升,但是2011年前三季度统计显示88%—90%的邮件是垃圾邮件,例如,微软Hotmail每天处理80亿封邮件,但只有25亿是真正发给用户的。

但是对付垃圾邮件的办法只有两个:阻止发送黑名单邮件的域名;只允许特定域名的邮进来。

过去的邮件仅有的是那个特定的地址,今天的邮件可以用别名、多个账户、甚至是机器人交流,是否应该实名制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方便性、实用性、功能性是一直存在矛盾的3个方面,如果没有实名制,你发起来更方便。

Email的将来:

Email的将来已经摆在那儿,SMS短信开始隐退、即时信息有一天会被遗忘,Facebook的线下信息模式相当于Email。不管这名字会不会改变,Email相当长时间会存在,也许你会发现其他的交流功能会跟Email 合并,但你发了一个即时消息若没人回复,它就是不受干预状态下的Email。

Via readwriteweb/雷锋网